经典案例

人民日报时评电竞-电竞国家队:就业新赛道的人才缺口

2025-11-12

> 游戏屏幕上的激战正酣,而赛场之外,一场关乎行业未来的人才争夺战早已悄然打响。

电子竞技不再仅仅是年轻人手中的游戏,它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一片崭新的就业热土。当电竞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奋勇争先,另一个无声的赛场—人才培养—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据报道,未来五年我国电子竞技员人才需求量近200万人,电子竞技运营师人才需求量近150万人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我国现有的电竞从业人数仅5万人,人才缺口高达50万

01 行业 行业井喷:繁荣景象背后的隐忧

电子竞技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,成为数字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。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,市场收入突破千亿级别。

中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竞市场,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已达275.68亿元,用户规模达4.9亿人。

行业规模急剧扩大的人才供给却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脚步。据《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》指出,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5%的电子竞技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状态。

这种人才短缺不仅体现在数量上,更表现在质量上。从职业选手到幕后运营、赛事策划,各类岗位都面临人员短缺的困境。

电竞产业链上下游都渴求专业人才,从上游的游戏开发与运营,到中游的赛事执行和内容制作,再到下游的内容传播与商业化,每个环节都求贤若渴。

02 人才困局:多维度失衡的结构性难题

电竞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极高,无论是职业选手需要极强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,还是赛事运营人员需要精通活动策划和数据分析,这些技能并非一朝一夕能练就。

而传统教育体系中长期缺乏针对性课程,导致许多有志于进入电竞行业的年轻人无从下手。

与此社会对电竞职业的认知仍存在偏差。不少人将电竞视为“不务正业”、“玩物丧志”,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进一步限制了人才流入。

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显著脱节。电竞专业学生所学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不符,校企合作不够深入,毕业生难以立即融入岗位。

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导致行业人才积累不足,人才稀缺已成为这一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。

03 破局之道:教育与实践的双向奔赴

面对庞大的人才缺口,职业培训正成为电竞行业的重要解决方案。通过系统化的培训,不仅可以快速提升从业者的技能,还能为行业输送更多新鲜血液。

许多培训机构和高校已开设相关课程,涵盖游戏设计、赛事管理、直播运营等多个方向。

尊龙时代人生官网登录入口

高等教育的介入为电竞行业带来专业化和规范化转变。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开设的电竞专业,强调知识结构的复合性,为学生提供体育产业概论、电竞品牌市场化运营、体育社会学、运动心理学等多元课程。

为彻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,政府和企业正在加强合作,建立更加完善的产教融合机制,将实战经验融入教学内容。

2019年,人社部等三部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“电子竞技员”等13个新职业,标志着电竞产业已走上职业化的正轨。

04 未来之路: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

电竞教育的专业化与标准化至关重要。随着“电子竞技员”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,电竞从业人员的培养将逐渐与学历教育、职业教育对接。

人民日报时评电竞-电竞国家队:就业新赛道的人才缺口

这将彻底改变电子竞技员只能吃“青春饭”、普遍学历低下、素质良莠不齐的局面。

校企合作是优化电竞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。深化校企合作,校企联合研发高质量教材,共同打造一体化电竞实训基地,是培养“双元制”电竞人才的有效途径。

随着电竞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以及国际奥委会推出电竞奥运会,人们对电竞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,也带动了电竞专业的热度。

潘若恬,首都体育学院数字体育研究中心主任,指出电竞源于游戏,但本质是竞技体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
它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、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文化传播素养。

电竞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搏杀,背后是无数职业岗位的悄然崛起。当一批批电竞专业学子走出校门,他们不仅是追逐梦想的年轻人,更是填充中国电竞产业人才缺口的中坚力量。

这个年轻的领域,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。